当前,我国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利部于近日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今年我国旱涝并发、涝重于旱,暴雨洪水等极端突发事件趋多、趋广、趋频、趋强,致灾影响重,形势严峻复杂。
防汛准备工作对于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今年的防汛抗洪形势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防御?如何做好转移避险及救援工作?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从不同角度参与和关注防汛抗洪的民主党派成员,一起听听他们的见解和建议。
入汛时间提前汛情强度增大
记者:今年防汛抗洪情况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是何原因造成的?
梁远森:今年防汛抗洪情况与往年相比,呈现提前、频发和重发特点,这主要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极端降雨事件更加频繁和剧烈。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偏强和偏西,使得暖湿气流持续输送,导致很多地区出现致灾性的强降雨。
肖洋:4月至6月上旬,副热带高压稳定在华南一带,源源不断的暖湿气流输送和冷空气南下,造成珠江流域持续强降雨。6月中旬以来,副热带高压北抬至长江中下游沿江附近,且稳定少动,冷暖空气在长江沿江附近交汇,导致长江流域持续出现强降雨。此外,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趋多、趋广、趋频、趋强,造成局地强降水事件频发,加之中小河流雨水汇流时间短,极易发生洪水。
“两方面”发力做好防御工作
记者:关于织密防汛“安全网”,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做好防御?
梁远森:织密防汛“安全网”应从气象水文监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防洪基础设施、应急预案和公众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强气象水文监测和洪水预警,提高气象水文监测的精度和时效性,确保能够及时捕捉到降雨、水位等关键数据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增加监测站点、提升监测设备精度等手段,实现对天气和水文情况的实时监控;另一方面,要加强堤防、水库、排水系统等防洪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修堤防漏洞,加固水库大坝,疏通排水渠道,确保其在极端天气下能够稳定运行。
袁李斌:要注重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水利设施在汛期能够正常运行;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公众的防汛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培训。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汛期带来的挑战,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曾碧球:总体而言,应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大方面做好防御工作。工程措施主要是以流域为单元构建由水库、河道及堤防、分蓄滞洪区组成的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科学提升洪涝灾害防御工程标准。非工程措施则主要是提升流域防洪智能化管理水平,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项措施,加强水库群等水工程联合调度,发挥防洪工程体系整体优势,全面增强流域防洪安全保障能力。
黄惠静:结合流域制定城市超标准洪水预案十分必要和紧迫。将安全网格化,落实网格责任人,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风险前置,有助于抢险工作的分工和统一调度,将防御和抢险工作做细做实。防汛“安全网”科技化同样重要,利用新兴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水文、气象、水库信息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智能预判,有助于防洪决策,提高防洪安全工作效率。
马红丹:织密防汛“安全网”要充分发挥工程体系防御作用,科学实施洪水调度,充分发挥水库、各类闸涵泵站、蓄滞洪区等工程作用,更大限度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减少受灾面积;通过强化巡堤查险,组织各级队伍不间断巡堤查险,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以“快”打“小”,避免险情扩大;整体提升社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调动各方积极主动参与防汛工作,特别是广大群众的防汛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把防汛“安全网”织得更细更密。
多举措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提前转移避险是防灾减灾、降低风险的重要一环。在防汛关键期,如何做好转移避险工作?
江卓琪:汛情严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重中之重。多部门应联合做好汛前准备工作,深入排查隐患,特别是盯紧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摸排高风险区域,掌握风险底数,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同时,还要密切监测短时强降水,及时发布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准确传达。水库是防汛关键期需要关注的重点。应强化科学调度水库库容,建立健全预警“叫应”机制,迅速“叫应”重点乡镇,研判地质灾害重点地区,制定人员转移方案。此外,还应面向广大群众开展防汛应急演练,组建应急队伍,确保随时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群众做好防灾避险工作。
马红丹:要做好群众转移避险的组织实施,充分发动各级组织的力量,特别是村、社区等基层力量,有效组织群众按照方案有序撤离,要特别关注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做到不漏一人。此外,要充分做好应急准备,建立防汛抢险队伍,储备防汛物资,通过强化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遇有险情灾情,第一时间做好抢险救援工作。
科技赋能筑牢防汛“安全网”
记者:近年来,科技在防汛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有哪些先进科技手段和装备应用在防汛救灾实践中?效果如何?
周潮洪:科技在现代防汛中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各类水雨情监测站、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站和水文站等,打造完整的监测系统,能够为降雨、洪水、风暴潮等预报预警服务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数据。搭建新一代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可以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叫应效能。切实提升防汛指挥信息化程度,依托应急指挥救援平台,将气象云图、水务监测、易积水点视频、关停点位监控等防汛一线数据整合,根据相关数据召开视频会议,实施会商调度、实现信息共享。此外,加大先进设备装备应用力度,如直升机、无人机等先进装备,可以进行空中巡查,实时监测行洪区域状况,增强应急处置保障能力,从而显著提升防汛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梁远森:当前,我国在防汛救灾实践中应用了多种先进科技手段和装备,包括防洪预报预警系统、无人机、5G+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这些高科技装备大大提高了预警的准确性和抢险效率,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郑州市建成投用的防洪“五预”(预报、预判、预警、预案、预演)系统,以气象预警信息、降雨预报数据为先导,能够智能预报雨情、科学预判水情、实时监测工情、仿真模拟汛情,有效延长洪水预见期,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自动推荐应急预案。
李玉:近年来,福建省共建了4000多个洪水及山洪预警测报站;建了3000余个雨量遥测站点、2000余个水位自动遥测站、300多个水质水位水量自动监测站、36个风情自动遥测站;共新建64个水源地水质水位自动监测站、210个管道型流量自动监测站、28个河道型流量自动监测站,等等。省内各地利用数据采集、物联感知先进手段,如测雨雷达、无人船测流、无人机遥感、位移智慧感知仪等设备,各类传感器,加上庞大的网络,以及利用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提高了预报预警的快速性、精准性。
救援队伍彰显责任担当
记者:救援队伍是如何做好抗洪抢险专业化准备的?面对汛情时重点参与哪些工作?
袁李斌:救援队伍作为专业力量,需要提前做好抗洪抢险专业化准备。这包括加强队伍建设和培训、储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和装备、制定科学的救援方案等。在面对汛情时,救援队伍主要可以进行抢险救援、疏散群众、转移物资等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邵光飞:救援队伍要坚持“固移结合”,对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提前布防前置执勤点,增强灾情的预见性。同时,强化新技术应用,提高应急救灾效率。还要建立调集、运输、到达为一体的需求系统,更大限度服务前线,保障实战。救援队伍要挑选抢险救援精干力量,并通过汛期将非防汛专业人员转为抢险队员,组织临时抢险队伍。同时,要充分利用防汛抢险训练场对防汛抢险队员进行系统培训,以提高防汛抢险专业技术能力。在防汛抗洪抢险救援任务中充满着变数和危险,应通过分析洪涝灾害特点,加强队员们关于汛期抢险救援的相关教育,规范操作规程以及强化救援效率。